內容來自sina新聞

成都超8000 櫃族租住集裝箱月租180元





  2009年,電視連續劇《蝸居》受到現代都市青年們的廣泛關註,"蝸居"生活引起瞭很多人的共鳴。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

  北京西三環某高檔住宅小區裡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住宅,被分隔為38個"房間","蜂巢"裡的租客們在樓宇之間靜悄悄地生存著。而在成都工作的潘渭,一個18平方米的集裝箱就是他的傢。

  無論是"蝸居"、"蜂巢",還是在成都生活著的"櫃族",在我們眼中這裡可能隻是一個狹窄的住處,甚至隻是一個集裝箱,但在他們心裡,住在這裡就能孕育出一個關乎理想和生存的夢。

  每個月180元錢租一個集裝箱房,房子不能搬出去,女朋友晚上禁止留宿。傢具都買最小的。--白領潘渭的"櫃族"生活

  為什麼會為瞭省幾百元,就讓自己躺在櫃子裡?--一名最終放棄當"櫃族"的年輕人

  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有塊地,用於經營2層到3層的積木式集裝箱旅館。--集裝箱房銷售者的夢想

  昨天一下午,安徽人潘渭都在傢裡忙著打包行李。春節大假結束,他買好火車票要回成都繼續工作。父母使勁往他箱子裡塞各種土特產。"放到冰箱裡,可以吃很多天。"兩個老人說。按照潘渭給他們的說法,他住在成都市區邊緣一個商業小區,和同事合租套二的房子,客廳有空調、冰箱,他自己則有單間居住。

  但事實是,包括桌椅櫃床、空調冰箱等傢具和電器,都擠在一個18平方米的集裝箱裡,這才是潘渭住瞭半年多的"傢"。一間18平方米的住房,在成都如果作為單間出租,一個月需要400元到600元不等,如果地處鬧市區,價格還會更高。而潘渭所住的集裝箱位於成都光華大道附近,租金僅6元一天。盡管夏天不涼、冬天不暖,水電氣等問題也沒完全解決,但他仍然把集裝箱內裝飾得溫馨宜居,床、衣櫃、書桌、空調一應俱全。"他們說我是'櫃族'。"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網絡運營工作的潘渭這樣理解自己的處境。

  從2012年起,集裝箱出租房在成都悄然走紅。像潘渭一樣的"櫃族"散落在成都中心城區各個角落,保守估計超過8000人。他們中大多數是工地的工人,也有一些是外來打工者,還有少數是像潘渭一樣的白領或者大學生。有的人住上10多天就打瞭退堂鼓,有的人則堅持下來在集裝箱中"蝸居"。

  這幾天,成都的天氣寒冷,部分地方還飄起瞭雪花。這個冬天,"櫃族"們要在集裝箱中過完瞭。

 住進集裝箱 沒敢告訴父母

  去年12月28日晚,在外工作瞭一天的安徽人潘渭打瞭一盆熱水,回到自己的房間。脫下襪子後雙腳浸入水裡。在騰起的熱氣中,他輕舒一口氣:"回傢瞭。"

  他的"傢",位於成都青羊區光華大道附近的一處空地。夜深瞭,燈光從屋子唯一一扇窗戶透出,猶如閃爍的螢火。如果鏡頭再拉遠,可以發現這塊空地擺放著數十個新舊不一的集裝箱,和潘渭所住的屋子樣式一模一樣。





  月薪不足3000元25歲小夥當上"櫃族"

  潘渭今年25歲,要是在一年前,他絕對想不到,自己會選擇住集裝箱。從合肥一所大學本科計算機專業畢業後,他跟隨女朋友到瞭成都發展。"剛開始在城西一個小區租房子住。"潘渭說,一套一的房子租金是800元,加上水電氣要上千元,而他的月薪不到3000元。

  去年初,潘渭通過一個親戚得知,小區附近一處空地擺放有大量集裝箱,可以供人居住。他很快找到這塊空地,"和老板聊過後,我發現集裝箱房挺幹凈,住起來也方便,而且租金很便宜。"他有些動心。

  真要住進去,潘渭首先要說服女朋友。"我一邊告訴她住集裝箱的好處,一邊也是在說服自己。"去年5月底,他和集裝箱住房公司的負責人談妥後,以每個月180元錢的價格租瞭一個集裝箱房。第一個月為試住,房子隻能在公司空地裡不能搬出去,晚上禁止留宿女朋友。

  "我很清楚記得,住進來那天是周四,白天我還在正常上班。"當天下班後,潘渭叫上幾個好哥們,從租住房裡收拾全部傢當,搬進瞭空地最角落的一個18平方米集裝箱房。簡單佈置瞭一下,他和朋友們出去吃瞭一頓火鍋,作為喬遷之喜。這頓飯他印象深刻:"大傢都很鼓勵我,但我心裡還有些失落。我喝瞭很多酒,醉瞭。"回到房子裡,潘渭倒頭就睡。這一晚,他打著呼嚕睡過去瞭。

 住進"小房子"沒人把他當另類

  白天潘渭在公司,下班後坐公車回到集裝箱房。"一開始有同事開玩笑問我住房的事,後來也就沒當回事瞭。"

  幸運的是,他並不是獨居在空地。"住在這裡的人,除瞭他還有集裝箱公司的負責人、員工。"集裝箱公司的負責人李耀說,潘渭白天上班晚上回"傢",沒有人把他當另類看,"隻是出於安全考慮,不能讓他女朋友來過夜。"

  周末,潘渭還有賺外快的機會。他在集裝箱公司學會瞭開叉車,偶爾幫著把集裝箱轉移到卡車上。

  這一住就是半年。夏天到瞭,集裝箱房通氣情況不好,像蒸籠似的,潘渭買瞭臺二手空調。隨後又陸續添置瞭書桌、衣櫃等傢具,這傢更像傢瞭。"我打算住個兩三年,這樣可以節省一筆錢。"潘渭認為,自己畢業沒多久,出來住宿艱苦點是件好事。但他並沒有把住宿情況告訴父母。"他們會擔心。"他的計劃是,等攢夠錢買一套真正的房,最好是一樓,"然後把這個集裝箱買回來,放在院子裡做紀念。"

  不讓朋友來玩:坐三個人就滿瞭

  潘渭住的集裝箱房,究竟是個什麼公教人員房屋貸款@勞工房屋貸款2016技巧經驗談樣的房子?

  在成都市光華大道二段附近,記者找到瞭這片集裝箱房集中安置的空地。在這個面積數千平方米的空地上,集裝箱房沿墻堆放。有的像積木一樣重疊起兩層。在附近商品房高樓的映襯下,空地上的集裝箱並不顯眼。





  窄:選床隻選最小的

  "集裝箱房並不是用廢舊集裝箱改造的,而是按照集裝箱寬3米,長6米的標準制作的。"集裝箱公司的負責人李耀介紹,集裝箱房屬於鋼架結構。裡外兩層是鐵皮,中間夾有5厘米厚的阻燃泡沫。

  墻面四邊用鋼鐵密封固定,6面墻體焊接到一起,給地上鋪好瓷磚,一個18平方米的小屋就建成瞭。

  空地的一角,放著潘渭住的集裝箱房。剛走進去,會發現和外面的集裝箱鋼架環境迥異-門口放置瞭一個小型洗衣機,墻壁上有通風扇和空調,衣櫃緊挨單人床,唯一的窗戶下有張書桌,一本名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的勵志書半翻開著。

  擺下這些東西後,18平方米的空間已經所剩無幾。"為瞭下腳,當初選床的時候買瞭張最小的。"潘渭說,書桌和衣櫃也以小和輕便為先,書桌下的凳子是沒有靠背的圓形輕便椅,坐著並不舒適。在住集裝箱房期間,他沒有讓朋友和同事來玩,"空間太小,床上坐兩個人,椅子上坐一個,滿瞭。"

 煩:洗澡要跑十多米

  和普通商品房一樣,集裝箱房正常運作需要通水通電,廁所、廚房等傢居功能也需要解決。

  "在設計集裝箱時,公司就考慮過實用性。"李耀說,即便是最小的12平方米的集裝箱房,也設置瞭通風口、外界電線、地線和排水口,"但沒有提供電源和水源,住房者要自己準備發電機或其他供電設備。至於天然氣管道,出於安全考慮也沒有設置,同樣要自備。"

  考慮到潘渭這個"嘗鮮者"的具體情況,李耀為他的集裝箱接上瞭電線,電費需要另算。空地還提供集裝箱廚房和夥食。不過,潘渭還是有抱怨:"沒有獨立廁所。"

  空地上有一排集裝箱式的公用廁所,潘渭和工人們就在裡面上廁所、洗澡。這個冬天,他每晚要用電熱水器燒水,再提到廁所裡洗澡。洗完澡後跑回10多米外的集裝箱裡,經常凍得直哆嗦。"想用獨立廁所得另租,為省錢還是算瞭。"他說。

 怕:房門一腳能踹開

汽車貸款,公司信貸利率,及銀行支票貼現利率比較推薦  集裝箱房在組裝、使用過程中時有意外。去年9月份,潘渭就目睹瞭一起火災事故。

  "工人在焊裝時溫度過高,把泡沫燒起來瞭。"潘渭說,由於泡沫有阻燃性質,火隻把組成墻面的一塊隔板燒焦後就熄瞭。事後,李耀讓工人不要拆除這個熏得黑乎乎的半成品-它反而成瞭證明集裝箱防火的"樣板房"。

  但最讓潘渭擔心的是,集裝箱房並不那麼結實:"由於是拼裝結構,隻要用力一踹,就能把房門踹開,小偷、強盜都很容易得手。"

  春節前,住在空地集裝箱裡的人們陸續收拾東西回傢。李耀像物管員一樣反復提醒潘渭,把所有貴重東西帶走。"春節期間空地大門緊閉,但即便這樣也不能保證有多好的防盜性能。"新聞鏈接荷蘭集裝箱公寓

  解決學生住房問題

  2006年,荷蘭政府為瞭解決阿姆斯特丹學生住房困難問題,用集裝箱建造瞭一個有1000個房間的學生公寓,這讓阿姆斯特丹成為瞭世界上擁有最多集裝箱房屋的城市。如今,集裝箱房屋這一設計理念在阿姆斯特丹乃至於全球很多國傢和地區都得到瞭廣泛應用,其簡單經濟而實用的特性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推崇。





 他們的夢想放棄者:住一晚後哭瞭

  "為什麼為省幾百元躺櫃子裡?"

  2011年底,李耀和團隊到瞭成都,打算開拓集裝箱居住房市場。潘渭的出現,對他來說並不意外。"在沿海,有很多像他一樣的年輕人為省錢住在集裝箱房裡。"

  今年的大學應屆生劉輝是另一個嘗鮮者。他在網上看到集裝箱房低價出租的網帖後,聯系上李耀。一番交談後,劉輝在空地租瞭一間房試住。"第一天晚上,朋友們走瞭以後,我躺在床上,眼淚刷就下來瞭。"劉輝說,他感到很委屈,"為什麼會為瞭省幾百元,就讓自己躺在櫃子裡?"

  一個星期後,劉輝走瞭。他承認,放棄的更多原因在於心裡過不去那道坎,"感覺很沒面子。"

 嘗試者:今後或搭積木房

  "比土坯房便宜,還環保。"

  一個18平方米的集裝箱,兩天就可以組裝起來,源源不斷地運到瞭成都大量工地中。"我們隻負責集裝箱的簡單裝修和水電安裝。"李耀說,為瞭防止集裝箱被"偷走",如果是外租,每隻箱子還要交1萬元的押金。"集裝箱必須靠卡車搬運並吊裝到位,費用由租賃者承擔,租期最短3個月。"

  在成華區種大棚折耳根的劉雲和,是一個較有實力的嘗試者。在網上看到集裝箱房的廣告後,他一眼看上,直接花1萬多元買瞭一個放田壩上。上周,記者來到他所在的折耳根種植基地,看到一個集裝箱房已經設置完畢,可以正常用電瞭。

  "平時種大棚蔬菜和加工,都需要在田裡看著。"劉雲和說,他看中集裝箱房可以隨處安放的特點,"在裡面隔個簾子,放上床和辦公桌就是一室一廳,比土坯房便宜,還環保。如果效果好,我準備再買10個,像積木一樣搭起來。"

  開發者:想造集裝箱旅館

  "外地已有集裝箱旅館區。"

  "我們希望集裝箱房的用途能多種多樣。"李耀的集裝箱大多用於出租,4元到6元一天。根據他的出租和銷售記錄顯示,除瞭潘渭、劉雲和,以及一些個體戶買來做商鋪等少數個人用途外,80%以上的集裝箱,是租給成都地區的各大工地,給遷移性強的建築公司作為工人宿舍用。

  在眾多訂單中,還有一些看起來頗為奇怪的單子。"甚至有一個老板想一次買20個,運到省內一個林區,改造成農傢旅館。"考慮到運輸困難,李耀沒敢接單。

  "在外地,已經出現瞭集裝箱旅館區,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有塊地,用於經營2層到3層的集裝箱旅館。"李耀說。記者手記我們眼中的集裝箱他們心裡的住房夢

  2010年,集裝箱房第一次來到成都。華西都市報以趣聞的方式報道過這個方便拆卸的大櫃子。3年多時間過去,集裝箱房逐漸被部分群體接受。在對城管和規劃部門的采訪中,他們都對集裝箱房也有所耳聞,並對其現狀密切關註。但現有的法規、市場的制約,並未給這個10多平方米大的櫃子多少空間。

  集裝箱房更像是潘渭等"櫃族"的精神寄托,在我們眼中這隻是一個集裝箱,但在他們心裡,似乎是一場住房夢,一個櫃子裡的夢。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02-12/08142604098.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ersl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